小爱絮语:做饭一直是小爱最看重的生活技能之一,小爱也致力于让孩子从小就发现烹饪的乐趣。不过看了今天的标题,很多妈妈心里可能会有疑问,孩子这么小怎么动手做饭?动火动刀真的不危险吗?刚收到@牧歌的投稿时,小爱也是一脑门的问号,可是读完了全篇却觉得真是篇干货好帖!虽然小爱家娃早就过了两岁,但也可以从入门做起,如果担心高温和刀具,妈妈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避开危险系数比较高的环节。就像@牧歌在文中说的:请“看官根据自己家孩子的状态和动手能力来吸取所用”~
因为宅家,哄娃智库开始告急的妈妈们,逐渐发现厨房是个充满吸引力的阵地,能消耗不少小霸王的能量。但是操作起来,似乎没那么简单,搞不好,家里便成了“雪崩现场”。作为一个从两岁就让娃进厨房的妈妈,到今天孩子六岁半,几乎可以在大人只监工加稍事帮忙的情况下,天下太平地做顿主副食齐活的正餐。如何吸引孩子干活、如何保证厨房安全,如何让这件事可持续发展,我有些经验谈。我不认同网上流行的适合的家务与年龄的对照表,在我家,大部分劳动都是适用于孩子各个年龄的,只是不同时期,参与方法不同,做出的结果有差别而已。所以我要分享的是通用经验,看官根据自己家孩子的状态和动手能力来吸取所用。很多家庭用面食制作,让孩子接触厨房,但是如果作为入门,面食的制作过程,容易让劳动变成游戏,配合度不够的话,收拾起来也比较麻烦。因此,我最初选择处理蔬菜来让孩子迈进厨房。处理蔬菜有很多方式,如果用刀有顾虑,可以从择菜入手,比如豆角去筋、小油菜分蒂、豌豆去皮、韭菜去根等等。也可以调整烹饪方式,用只需掰块的食材,比如:大白菜、茄子、豆角、青椒等。告诉孩子要掰多大的块,还可以大致切成长条,直接掰小块降低难度。女儿大概两岁多开始使用真刀具,在用真刀以前,用过几天切蛋糕的塑料刀,但是那种刀太钝,孩子没力气,容易产生挫败感。对比了很多刀具以后,首推切吐司的带锯齿刀具,没刃没尖,前后锯,碰到手,自己马上会停止,没有受伤的可能性。这种刀子适合切豆腐、茄子、芹菜、冬瓜、丝瓜等,只能实现块状,密度低的食材。大一点,女儿不再满足这些食材的处理,刀子开始不够给力。三岁的时候上了幼儿园,是华德福理念,提倡食育,老师带孩子们做很多真实的烹饪,我入手了幼儿园的同款刀具。如下图,在某宝上搜索“儿童菜刀”能找到类似的。相当好用,因为刀刃面积很小,有效地保护了小手。几乎可以处理全部食材,女儿至今还未换刀。其实用刀这件事,不用特别担心,只要信任孩子,他们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对孩子切东西,我会提出需求,比如今天的食材需要切成块状还是条状。但是对结果,无论什么样子,鼓励更多,孩子也会在一次次尝试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厨房工作需要非常顺手的操作台,在厨房一角,给女儿设了一处固定的操作台,我家是她婴儿时可拆分的餐椅,下半部分的高矮正合适。直到女儿身高可以直接在灶台上干活之前,这个小桌子(如图)都是孩子利用率最高的台面。如果没有小台子,未必需要新买,如果大人餐椅有闲置,整理干净,高矮也适合孩子工作。在厨房,给孩子固定一处的意义在于,让他觉得在这里,自己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固定操作台的摆放位置要好好斟酌,最好在厨房门旁边,远离灶台,不阻碍交通,不会妨碍大人干活。在厨房里不好安排的话,可以考虑放在门外的互相能看见的地方,也可以选择折叠桌,插在厨房一处固定的地方。对烹饪的态度:有些家庭做面食时,家长是正规军,给孩子一小块面,揉来揉去,像玩橡皮泥一样,最后这块面揉过劲儿了,还不一定会入锅。在我家,烹饪是认真的事情,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这样的好处是孩子会比较有意识学习,而且知道自己的劳动也是一份力量的话,孩子更有干劲,坚持的时间也更长。其实并非游戏的方式才有乐趣,做饭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比玩具还吸引人,无需游戏化来增加其趣味性。这点并不是说,让孩子正儿八经,不发挥创意。相反在面食定型中,孩子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对孩子创意最实在的肯定,就是最终能上餐桌。量化的作用:制作面食我不会等到定型环节才招呼孩子,会在舀面粉的时候就吆喝帮忙。因为能看到食材性状的改变,是件神奇的事儿。从一开始让孩子参与的可行性是使配料量化。我家有个固定的容器,豆浆机的量杯就很合适,一碗面是一个人的食量。同用它来配水,做不同的东西软硬不同,找到菜谱配比稍微一换算就好。这样孩子根据需要舀几小杯面,接几杯水非常清晰。算是中餐的西式做法,有些妈妈觉得带孩子西餐容易,做中餐难,我发现只要解决了量化问题,中餐比西餐还容易操作。孩子挽起袖子,我抻着面口袋一起舀。有趣的是,越是信任孩子的能力,愿意委以重任,孩子好像越不容易霍霍。之后水和面和在一起的过程,可能是很多家长头疼的,这个过程比较容易把场面搞乱,但是我发现混乱也许就三次,只要不放弃期待,继续尝试,孩子会越来越能把握好分寸和力道。后面的定型环节——饺子、馒头、面条各有乐趣,很多家庭都实践过,在此不赘言。关于时间把握:容易超时,是让很多妈妈对孩子参与做饭望而却步的地方。我有两个控时办法:一个是提前半个小时启动。这样不用赶饭点那么着急,妈妈可以腾出手来,心平气和地多给孩子一些辅助。只要多干几次,孩子心中建构起流程的图景,会越来越独立。二是在孩子非常着迷的环节,不会任其持续。恰到好处为止,无需完全尽兴,留点余味,对下次的参与充满期待。热烹看起来是比较危险的,我一直犹豫是否要写。但是我想很多家庭有接触,我用经验提醒一些安全事项。最早与孩子在厨房,都是前期准备,不用开火的工作。大概到四岁,我开始让她对热烹有意识。我会邀请爸爸来帮忙,女儿找一个小凳子站上去,爸爸在后面环抱保护,稍远的位置,看到菜肴入锅,尤其是炒鸡蛋之类,加热以后性状会发生较大改变的。让女儿真实看到菜肴的加热过程,反而让她生出了对火和热的敬畏。亲眼见到,比我说多次“烫!小心!”有用。开火前,我会给厨房里的所有人一个提示,这个强调有助于提高防范意识。逐渐的,在我手把手的帮忙下,我会让她有些炒菜的机会。只要是在我的控制范围内,如果女儿稍微被锅边烫一下,我不会显示出太明显的心疼,或大惊小怪,不想让孩子对热烹有过分的担心。稍微烫一下,马上用自来水冰一下是有效的。女儿被烫过几次,她自己会冷静地跑去冲一下,一边告诉我“没事,没事。”并未起过泡。有敬畏又有勇气,是我的育儿理想。热烹的话,要特别注意锅把放在侧面,别被手肘碰;舀饭时,锅在低处等等的细节。但是热烹之于孩子,最推荐还是不接触明火的,可以用电饼铛这样的方式。1、 使用电饼铛时,一定要把上半盘加热的档位关了,比如烙糊塌子,孩子舀面糊时,有可能碰到上面翻盖的边缘。2、 老式电饼铛上盘很多不能180度翻盖,工作状态时,上盘就是向后支棱着,万一孩子不小心推一下电饼铛,上盘有扣下来的风险,这个异常危险。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方法如下图,把电饼铛上盘的把手和厨房里的暖气管或其他杆类用结实的短绳系在一起,上盖就没有扣下来的风险了。每家结构不同,防止上盖扣下来的方法因地制宜。但这是一个潜在危险,要解决,切切!某多功能锅,好处在于有很多铁盘搭配,让孩子的作品更加成型,拓宽热烹品类,还可以炒菜。因为有这种锅,开篇我说,让孩子独立地做顿主副食齐活的饭,真的不是吹牛。女儿也有一些做烹饪的小一号专用工具,未必比筷子好使,但是我观察,她有正式的感觉,每次烹饪之前,一定拿出来放在工具台上。在无数次实操中,我认为安全的根本不是远离刀、远离火等,而是陪伴的人心在当下!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每天要我们操心的事情太多。当独自做饭时,大部分是习惯性动作,心早就在外神游。但是与孩子在一起时,为了安全,意识一定要回到当下,集中精力地与孩子在一起。如果有了这个前提,你会发现自己的感官敏锐了好多,能发现所有潜在的危险!分享一个禅宗的小故事:答:得道前,砍柴时想着吃饭,吃饭时想着睡觉,睡觉时想着砍柴。深以为然,心在当下,不单安全的问题能被发现,专心致志地与孩子一起工作,也绝对是一种享受。另外我在市消防中心的正规渠道,买过一个灭火毯,放在冰箱上。以备突发事件,这些准备会让我安心。过家家被一些大人以为是小儿科的游戏,觉得没有什么质量内涵。而我观察,孩子在模拟做饭的游戏中,其实是在消化工作流程,让想象来实现自己想做还没有能力完成的工作。听孩子的自言自语,还会发现统筹方法、主次安排等等的运用。所以,除了真实的劳动,我会给她增加一些相呼应的玩具。用楼下捡来的一个装修废弃的橱柜,爸爸和女儿一起组装了一套小厨房。制作过程直接上图:
这个柜子的工程量不算大,还用上了废弃的电烤箱和水龙头玩具。一些大的包装箱,改装以后可以起到相同作用。做饭的“食材”,我没买网上的塑料烹饪玩具,因为太具象和内容局限,限制想象力发挥。我受华德福幼儿园的日常玩具提示,选用一些天然的材料,比如石头、杏核、橡果等等,玩起来创意真是层出不穷。做饭可能是最综合的家务活,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不一一列举。什么活适合孩子干,是可以见仁见智的。不要局限在扫地、叠被子这些极日常的情况里。比如孩子上学,时间太紧,被子又大,强迫这样的劳动,可能没有好作用,还让孩子对家务产生抵触情绪。让孩子行动起来,最重要的是不要小看孩子,觉得年龄小就这也不会,那也太早,其实孩子的潜力比我们以为的要大太多。这段视频是女儿假期学习钩针,不到两天的作品。
下图是女儿六岁时用缝纫机,完全独立的作品,只有放手让孩子做过,你才知道,他从中会得到什么样的自信。
有朋友问过,你不怕孩子把那么贵的缝纫机用坏吗?真的不怕,一来现在东西的质量,没有那么脆弱;再来孩子就是在这些过程中学习分寸感、手眼协调和控制能力,这些能力在我看来,比家里任何劳动器具都贵重。所以在女儿使用时,不会提醒她别把东西用坏,相反我会说,这些东西都是为人服务的,只要你用心使用,坏了也好修。我觉得对劳动的亲切感,是可以见缝插针的,比如,女儿让我帮忙拧开瓶盖,孩子真没这个手劲,我会拧开,并迅速回拧,让那个力道刚好在她能力范围内,再递回给女儿。我们之间已经有了默契,她不会觉得我帮忙不到位,因为用力拧开一个瓶盖的瞬间,其实很享受。又比如秋天新鲜核桃下来,出去玩,我总会带几个被砸开的新鲜核桃,女儿在路上,一边剥核桃的薄皮,一边品尝,一边欣赏沿途风景,这也是劳动的美好体验。其实要是我们愿意把劳动环境变通,用心设计环节,好像家务中没有什么活是不适合孩子的。比如孩子洗东西怕全身湿透,我就给她穿上雨衣和雨鞋。大了,逐渐也掌握得越来越好。女儿的羽绒服,放在她的洗澡盆里,能摆弄开,孩子也能洗。这些事,对她来说真是乐事。在孩子做家务上,需要的是一个看起来的懒妈妈,和一个实际上更加勤快的妈妈。看起来的懒是因为,我会求助女儿,请她帮忙,最初是为了鼓励她有意示弱,后来当女儿技术稳定了,是真的能帮到不少忙。在女儿的印象里,我应该是个经常需要帮忙,不够利索的懒妈妈。而事实上,为了给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妈妈不得不降低效率,这比自己顺手干完,麻烦多了。但是有些能锻炼女儿的活,我真是绕来绕去不舍得做。还需要,我们放下期待和对完美的执着,这点尤其要具体到每次家务上。比如孩子一开始切得不整齐,或者不够好,是很正常的,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想把事情干好,只是需要在我们的鼓励下一点一点进步。我不会笼统得夸孩子多棒,我会指出来,让她发现自己比上一次切得又大小统一了不少。而且说实话,即使不完美,那饭味道也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孩子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了。逐渐会发现,影响诸多,比如孩子握笔的手劲,玩动手玩具的能力,手眼协调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觉得自己能够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只有看到过孩子那种自信满满的小眼神,才能理解这其中的意义。我是从小就干活的独生子女,童年记忆里,对母亲印象至深的一句话是:写作业累了吧,过来帮妈妈干会儿活!我的母亲是个相当勤快的人,家务活也并不繁重,之所以让我参与,是因为母亲觉得家务是一种生存本领,像学习一样重要。可以提升我的生活质量,她认为从小就接触劳动的人,长大干活不怵头。我如今已奔四,回头看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母亲是如愿的。家务不但不让我觉得痛苦,还能找到充分的乐趣,也感到应付起来比较轻松,这种积极的状态也支持到了我的夫妻关系和愉快工作。干家务的附加值,因为童子功,练了双巧手。成年后,学点裁剪或者刺绣都能发展成爱好,满足自家的穿戴完全不在话下,还有朋友要求定制。技不压身,当外挂多了的时候,会有无数的门向自己打开。作为从小干活的受益者,有了女儿,我就开始了家务的“鸡娃”之路。
我天生喜欢孩子,有了宝贝后真正享受其中。从知名网站儿童频道的编辑到为了养儿蛰伏的闲职,现在跳脱出来做一枚带娃吃乐玩的半全职辣妈,携手小爱与您一起分享育儿中的心得点滴。
新鲜出炉玩乐攻略,想跟全国三十万家庭分享?一肚子育儿经,你也想写出这样的文章?欢迎狠狠砸向投稿邮箱dxloveplay@163.com
延伸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请点击
最美的零食最简单——好吃不贵、两步搞定的DIY小食
她用北京一套房子换了版纳七套洋房,孩子和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
大嗓门不如好办法!让熊孩子乖乖听话的趣味说话小窍门
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宝贝!环保达人经济低碳育儿的8个idea
大小爱玩冬季出行推荐:
炎黄子孙必看的中华传统文化舞剧,超乎想象的观感体验
让刘慈欣、北岛、叶嘉莹做孩子的语文老师!这个名家音频课能从幼儿园听到大学
早鸟9折| 专门为孩子打造的交响音乐会!如此好玩,难怪孩子喜欢